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第七次会议精神;听取了市委改革办、各专项小组、各县(市、区)改革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情况,改革完善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我市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有关考虑的汇报;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共德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整合组建德阳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方案》《德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德阳市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要围绕国家最新城市信用监测指标体系,逐项抓好完善落实,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好、发挥好,为市场体系的完善、交易成本的降低、社会信用意识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任务要求,围绕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5个重点领域,全面评估、切实摸清我市相关制度建设现状和推进落实情况,针对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扎扎实实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改革的办法精准推进相关制度建设。要认真总结这次疫情防控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标中央、省委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谋划推出我市具体改革举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构建面向未来、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会议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保障,稳步推进德阳发展集团整合组建工作,加快集团市场化转型步伐,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浙江、成都等地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着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推出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要坚持绿色发展、形态适宜、市场主导、改革创新等原则,统筹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大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一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重大改革试点推进、重要改革经验总结,确保各项改革按照既定步调顺利推进,努力在新一轮改革中改在前、干在前、走在前。
一要聚焦重点领域,抓好改革集中攻坚。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远近结合推进全市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紧密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现实需求,以更大力度推进财政税收、投融资体制、数字化转型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同城化发展,抓紧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改革试点和重大改革平台,着力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要聚焦目标任务,抓好改革系统推进。要围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抓实抓细年度改革任务。要及时对接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积极争取重大改革试点、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德阳。要建立完善横向联动体制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推动相关改革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要建立完善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发现和推广基层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要聚焦推动落实,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各级党委改革办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改革队伍建设,提升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各改革专项小组要建立完善专项领域联系制度,发挥好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作用;各责任部门要强化力量保障和工作支持,按进度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要加强改革督察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落实。
四要聚焦典型引领,打造改革特色亮点。要总结好典型经验,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制度性成果的总结提炼,打造德阳特色改革品牌。围绕改革推进落实成效,不断加强改革宣传推广,营造共同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有关市领导、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