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抗战记忆之三:薪火相传

2020/9/7 14:59:00 发布者:ice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80685
内容提要: 抗战初期,东北、华北、华南等沦陷区有大批科研机构和大中学校相继内迁,其中部分流亡师生辗转迁徙到了德阳,在艰苦的环境中读书不忘救国,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内迁入川的“国立六中”设校本部以及四所分校,其中二分校在德阳、四分校在罗江,由苏郁文和孙维岳分别担任两所分校的校长。为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学校建立了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播撒革命火种,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在民众中扎根。因培养输送一大批青年参加革命,国立六中四分校被誉为“川西小延安”。著名教育家孙维岳、作家李广田、诗人方敬、激光专家马祖光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抗战结束后,国立六中二分校与原德阳县立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合并,发展成为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国立六中四分校与罗江县立中学合并,发展成为四川省罗江中学。如今的罗江中学,仍然伫立着国立六中四分校的文人学者雕塑。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