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做好“土特产”文章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2024/8/13 17:44:00 发布者:daijun 来源:四川观察 浏览次数:485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沃野蜀乡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土特产”丰富多样。各地如何依托优势产业,做深做优这篇“命题作文”?来看记者探访。

记者 李默:这里是位于嘉陵江畔的广元苍溪,也是远近闻名的“雪梨之乡”,眼下,陵江镇江南村百亩梨飘香,采摘正当时。

苍溪雪梨个大味甜,有1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县生产规模最大的传统特色产业。村支书雷欢告诉我们,村里连片种植的这450亩黄金梨,已经进入盛产期,果子品质绝对巴适,摘了就能卖好价,大伙干起活来都铆足了劲。

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江南村党总支书记 雷欢:果树的亩产在40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卖的是5—6块钱之间,仅靠这一个产业,为我们(村)集体创收是每年在60万元以上。

今年,当地可产梨果超过10万吨,包括脆冠、黄金梨、雪梨等30多个品种。保持优势产业地位的核心在科技研发,苍溪依托全国唯一的县级雪梨研究所,建起了梨品种资源圃,既更新品类,又提升品质。

四川苍溪梨研究所所长 刘延军:经过多年对雪梨的花、果、叶及整个树势生长情况,进行观测记录,目前我们已成功培育出梨新品种12个,从7月到10月都有鲜果上市。

当前,全县梨种植基地正按照“早熟抢市场,中熟接链条,晚熟保品牌“的发展思路规划布局,重点打造了16个基地乡镇和环嘉陵江产业融合示范带,梨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

广元市苍溪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翟广生:我们将持续在做优品质、擦亮品牌、拓宽销路、拉长链条上下功夫。推进梨文旅融合发展,多业态融合。力争到2027年,全县雪梨产量达到2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在“晚熟柑橘之乡”眉山丹棱,“土特产”已不再是传统初级乡村产品的代名词,而是注入了新内涵,打造成更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依托本地种植的18万亩柑橘基地,这家食品饮料生产企业,精准找到市场需求,开发出多款果酒产品,订单排到了几个月后。

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主管 王仕宏:我们主要是对当地的水果进行深加工,现在已经挂出了桔橙、蜜桃等5个系列18款产品,一头连接种植户,一头连接消费者,打造了一条从水果产业地到餐桌的产业链。

作为全省首批县域内城乡融合改革发展试点县,截至目前,丹棱已孵化了8万果农,总产值超过3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更是连续8年跻身全省高收入组。

眉山市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周杰:接下来,我们将实施“农业”升级计划,推动农业强链,坚持走发展“晚熟柑橘”的路子,强基地、提品质、树品牌,让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起来,以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路向南,同样出圈的“土特产”还有自贡荣县的茉莉花,随着中式新茶饮市场的火爆,当地开辟了一条“芬芳产业”新赛道。走进这家茶业企业的生产车间,今年新下的茉莉花已开始窨制,空气里满溢着花香。

四川省川青茶业公司负责人 钟胜礼:荣县的茉莉花,清香淡雅,做出来的茶叶跟其他地方的花的口感不一样,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抢抓新式茶饮行业风口,荣县已与国内多家新茶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预计今年产值可达6到8亿元,当地的茉莉花产业发展目标也愈发清晰,剑指全国花香型茶原料生产基地。

郫县豆瓣、会理石榴、天全鱼子酱.....说起川籍“土特产”,每个人都能报出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四川的思路是,省级层面打造产业集群,同步推进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油菜籽、生猪等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副处长 陈俊卓: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四川农业资源禀赋,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统揽,充分发挥川西南早茶、肉兔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能力,创新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扎实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川字号”土特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