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智慧治理”绘生态发展新蓝图

2024/8/16 16:04:00 发布者:daijun 来源:四川观察 浏览次数:711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并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如何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四川正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智能化流域治理”等方式,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实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眉山市城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业固废处置车间,装载机正在将工业固废锂渣粉投送至进料口,经过烘干、风选等工序,转化为商品混凝土、水泥稳定土等建材产品的高性能掺和料,有效解决了当地锂电企业产生的工业固废问题。

眉山市城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佘勤军:这条生产线就是我们对固废锂渣的循环再利用,每天的处理量大概在700吨左右,处理完的成品,我们用于建筑材料的一些掺合料,从而达到(工业)固废的循环再利用。

作为一家新型环保企业,该公司目前已经建成集大件垃圾、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工业垃圾,收集、运输、加工、应用一体化的“无废城市产业园”,可实现城市垃圾100%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而对于接下来,如何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要求,“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公司正以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眉山市城投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玉根:接下来,我们公司将积极参与起草制定锂渣粉的应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推动锂渣等工业固废处置标准化进程。同时,全力构建集垃圾资源化利用、绿色建材生产、环保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产业体系。

按照《眉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眉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85%以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锚定目标,眉山将“无废城市”的各项建设任务划分成责任清单,精准到“点”。

眉山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申小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年眉山计划建成“无废细胞”142个,推动餐厨垃圾处理扩建等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创新探索冶炼渣、锂渣综合利用、建筑行业绿色闭环等智慧经验模式,不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美丽眉山成为“无废城市”新样板。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内江,这里正借助“智能化流域治理”的方式,不断推动沱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四川水汇污水处理项目的“智慧运营管控平台”上,沱江流域的9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400余公里管网、100余个泵站都接入了智能系统,通过平台即可实时监控各个点位的运行情况。

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 吴越:我们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应对项目点多、面广的运营难点,通过线上巡检的方式,我们每两分钟可以对一个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查看,每两小时可以对所有的项目进行一次线上巡检。

而像这样的“智能化”治理模式,也正应用于小流域治理当中。在沱江的二级支流小青龙河,通过河道清淤,面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系统治理后,沿线新建了三处污水收集转运池,完成了5.3公里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小青龙河也实现了从“臭水沟”到“后花园”的蜕变。

内江市东兴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管理股股长 伍万东:我们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设立了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了水量传感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水质监测、视频监控、水量监控等设施的布局,对小青龙河的水资源调度、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生态补水等工作进行智能调度和协调。

其实,早在2017年,内江就做为全国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在推行智能化流域治理上积极探索。目前,内江全面完成城区的11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沱江沿岸建起了39处绿廊绿道、湿地公园。连续两年,内江市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当地还建成了集“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智能执法、智能监测”于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接下来,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内江还有更多的思考和谋划。

内江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负责人 李汶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三个治污的要求,以内江沱江流域为主战场,持续深入地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内江治水”看全省生态治理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全国第12位。接下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也将围绕“环境质量好于上年”的目标,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四川生态画卷。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雷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啃下大气污染防治“硬骨头”、打好“翻身仗”;持续改善上游水质,坚决守牢水环境质量第一方阵地位;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