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四川:建设教育强省 培育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四川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教育力量。
这两天,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第四小学,2024-2025学年度的青年教师赛课正在进行,教师在赛课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人文性。
四川天府新区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 王子萌:我非常喜欢漆艺课,因为它带给了我快乐和收获,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
四川天府新区第四小学副校长 廖丹萍:我们始终坚持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现在我们学校应该有130多门的这种选修课,真正实现了“一生一课表”,同时我们又在不断地推进课改,让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真正的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我们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四川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应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教学点)9415个,30个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实地核查;依托“四川云教”实施“网链共享计划”,形成覆盖全省中小学的优质资源共享体系。
而如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服务好支撑好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川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实训楼,一场模拟汽车售后服务的课程正在进行。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 李骏琪:上课内容更加贴合企业生产服务需求,对于今后就业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把课堂开进生产车间,汽车学院还通过与四川江淮共建 “现代学徒制班”“营销班”两个订单培养模式班,每年培养学生近80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 刘瑞军:(接下来将)依托行业产教融合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有川职特色和汽车学院特色的联合体,让“产教融合”直接在学校教学环节中真实地体现。
而在宜宾,当地瞄准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宜宾大学城顺势而兴,高校教师与一线工程师联合授课,让学生与未来“零距离”。近日,宜宾又上榜第二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明确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将通过深化办学、育人、就业、发展四方面的合作,推进“五金”建设,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顺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高校布局,近年来,四川新增高校20所,深入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高等教育“登峰计划”;新增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机器人工程等急需紧缺和新兴交叉专业405个;设立科技教育联合基金,支持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产出标志性成果。设立职教本科高校2所,投入20亿元支持建设省级产教融合试点项目50个,被国务院表彰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战略,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从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