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气象:绵竹、广汉
近年来,各地将优化环境、就近就业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推进老城区改造,打造就业帮扶车间新模式,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在绵竹市回澜大道,工人们正忙着更换房屋窗户、安装外墙铝板等。今年,绵竹市将实施10万平方米的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截至目前已展开工作面约5万平方米。
【同期声】中建六局绵竹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部负责人 向涛:
针对于外墙的一个修缮、更换窗户、拆除防护栏杆,以及对外墙进行增饰漆的一个喷涂、增加雨棚、归置空调机位等施工,计划在今年的6月、9月、12月,分三批次完成整个改造工作。
据施工方介绍,在改造过程中,将按照“一楼一策”的原则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建筑色彩相融合,同时,还将对沿线人行道进行改造。
【同期声】中建六局绵竹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部负责人 向涛:
正在对月波路,以及回澜大道四大行的人行道在进行改造,同时联系相应的管线部门,比如燃气、自来水同步施工,加快工期,避免重复开挖的一个情况。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内容之一,绵竹老城区主干道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也于去年四月同步启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改造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民生安稳的基石,就业则是民生幸福的源泉。现在是电商的旺季,在广汉市金轮镇寨子村的就业帮扶车间,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着。而淡季时,车间则承接周边企业订单。
【同期声】车间负责人 陈莉:
采取“灵活接单、稳岗增收”的模式,既承接电商包装订单,也加工粽子、月饼等时令产品,确保生产线全年运转,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
【同期声】广汉市金轮镇寨子村党委书记 廖渝峰:
通过“电商+”模式,拓展增收渠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同期声】村民 王祖香:
离家近,还有就是工作也简单,比较方便,月收入3000多元。
通过就业帮扶车间+电商联动的模式,当地破解了用工难题,实现了集体与村民双增收。今年,广汉还将深化省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预计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个,试点建设“强村富民公司”,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10%。
【同期声】广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与主体培育股股长 陈静波:
开展电商运营、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村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育更多特色产业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村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