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接力守苍翠 薪火相传护青山

2025/5/3 16:51:50 发布者:Hetao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5508

         在什邡的莽莽林海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脚步丈量群山,用岁月守护绿意。他们是森林的“眼睛”,是火情的“哨兵”,更是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今天,让我们走进什邡市国有林场,感受护林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聆听他们与森林的故事。

 

         他叫廖述建,是什邡市国有林场天鹅工区的一名护林员,今年已经是他巡山护林的第37个年头,作为一名老护林员,今天他得带着年轻队员詹得勇一起,到什邡与彭州国社林的边界线上进行巡护。出发前,林场的特别队友“小花”跟了上来。 

         【同期声】小花,走了,走了

         廖述建告诉我们,小花是15年前,他从山下抱到林场的。深夜里犬吠驱散孤寂,巡山时灵敏感知异动,十多年的相伴,“小花”早已成为了护林员中不可或缺的“编外队员”。看着小花穿梭于楠竹林间,廖述建为我们讲述起这篇楠竹林两代守护者的故事。 

         【同期声】护林员 廖述建

         这个楠竹林有五十多亩,最早是五几年,父辈们他们栽的,过后那会可以进行砍伐,砍了过后,九二、九三年就重栽,到至今没有砍了。

         原来廖述建和詹得勇的父亲都是老护林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林二代”,他说当年父亲工作忙,鲜少回家,如今自己成为了父亲,他才知道这份工作究竟有多难。 

         【同期声】护林员 廖述建:

         以前就是没有通讯,那就无法联系,就是白天出去找到有信号的地方,或者报个平安。 

         【同期声】护林员 詹得勇:

         家里面有事、单位有事都是由主任来通知我们

         山里除了通讯信号不稳定,随时变脸的天气也为他们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同期声】护林员 

         早上太阳多大,一到中午就变了,几个雷响,暴雨就来了 

         【同期声】护林员:

         习惯了,也不是很怕,但说不怕呢,是假的

         对他们而言,摔下土坡,划破衣衫是“必修课”,“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是生存技能。 

         【同期声】护林员 廖述建:

         我们要进去林区去巡护,这就没有路了,我们就必须要砍一条路,进去巡护。你看嘛,这儿虽说有点平,下去就多陡了。

         什邡国有林场建于1958年,共1479.95公顷,森林蓄积约60万立方米,下辖两个工区,共有森林护林员51名。面对上千万平方米,大多处于原始森林的大山,每位护林员要承担几百亩到上千亩的巡护面积。 

         【同期声】护林员 廖速建:

         主要是看有没有野生动物死亡的尸体,还有没有盗猎者,现在呢也是森林防火警戒期,有人来全部要劝返。

         话音刚落,在天鹅工区半山腰的管护站点附近,我们偶遇了几位徒步者。 

         【同期声】护林员 廖速建:

         现在是森林防火警戒期,不能进入林区哈。 

         【同期声】游客:

         好 好 好

         劝走游客后,廖速建又抓紧时间爬上几十米高的瞭望台对附近森林进行巡视。 

         【同期声】护林员 廖速建 :

         比如说有冒烟的地方,要马上及时的通知最近的点去看那个是啥子,然后就要上报。还是感到非常的骄傲,这个林区我们还是付出了很多,就把它护得这么好的森林。

         从瞭望台下来,已近中午饭点,一包米花糖,一罐茶水,便是他们的午餐。正午的阳光透过树林,映照在他们脸上,此刻,他们终于停下脚步,静静享受着这片森林赋予他们的轻松、惬意时光。 

         【同期声】记者:

         你从业30多年来没有一起火情吗? 

         【同期声】护林员 廖速建:

         没有、没有,森林平安了,我们都好,感觉到欣慰。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我们这种护林工作,守护我们什邡的这片大森林。

 

         什邡护林员的故事,是一曲献给青山的无声赞歌;是在莽莽林海中写就的人与自然共生契约。他们用年轮般的坚守,将“防火重于泰山”刻进每一道山梁;以愚公般的执着,让生态保护的薪火代代相传。当城市在追逐繁华时,这群守山人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守护青山,便是守护人类共同的未来。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