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 关爱“星星的孩子”

2015/4/2 15:49:49 发布者:赖非林 来源:德阳全媒体 浏览次数:6758
内容提要: 今天是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德阳的志愿者们来到了这些孩子们中间,为他们呼唤社会的关爱和接纳。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德阳有3000多名自闭症儿童。如果尽早进行很好的干预,就会有很多孩子能回归主流社会。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群可爱孩子,他们和我们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却对别人充满抗拒,他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他们是自闭症儿童。4月2日是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德阳的志愿者们来到了这些孩子们中间,为他们呼唤社会的关爱和接纳。

  今天(4月2日),由德阳市网信办、德阳市网络文化协会主办的“微公益·关爱特需儿童”网络文明志愿者陪护自闭症儿童活动中,志愿者们来到这些孩子们身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陪自闭症儿童念儿歌、做游戏、学音乐,帮助“星星的孩子”做干预训练。

  自闭症孩子:“其实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活动马上要开始了,但是邓雪的儿子阳阳却对母亲的呼喊没有一点反应,直到邓雪说:“妈妈走了”。阳阳才很不情愿的来到母亲身边,邓雪说,不与他人交流,只专注自己关注的东西,生活在自己的想法里,情绪不能自控,这就是自闭症孩子的典型特点。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德阳有3000多名自闭症儿童。

  3岁以前,邓雪只是感觉儿子不爱说话,特别爱哭闹,直到阳阳3岁在医院检查后才得知他是自闭症患儿。为了训练阳阳,让孩子尽可能学会自理,融入健全人的社会,邓雪辞了工作,一心一意的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教孩子认知世界。
  眼下,最让邓雪担忧的就是孩子上学问题,在她的理解中,孩子小的时候也许自己还可以勉强维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孩子的年龄一天天长大,如果他的心理年龄和能力停滞不前,如何让孩子融入到社会中去?

  不能让自闭症孩子仅在“岸上游泳”

  不光是邓雪的担忧,其实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心中都有这样一份担忧,孩子上学该去哪儿?
  周盛平是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从活动开始,自己的儿子小周就把头埋得低低的,而且一直紧紧的搂着父亲没有放手。周盛平告诉记者,儿子已经20多岁了,却没有在正规的学校里读过一天书。

  周盛平说,这些年自己的心思一直放在儿子身上,从来没有放弃为孩子找一所学校,而学校听到自闭症,第一反应就认为会干扰其他孩子,甚至觉得会有暴力倾向。
  在周盛平看来,只有提升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和认识,才能将公平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位。如果仅仅只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康复中心治疗,不接触社会,那就像是在岸上学游泳,不可能真正学会。

  困境:专业机构压力很大

  目前还没有针对自闭症的特效药,自闭症完全治愈目前为止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康复治疗锻炼自闭症儿童的自理、自立能力。而目前德阳,仅有一家专业的自闭症职业机构。
  在泰田文化善行中心租用的教室里,这里接受矫正和干预培训的孩子共有31名,年龄从3岁到23岁不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前来接受培训,也让这家专业机构感觉“压力山大”。

  德阳市泰田文化善行中心负责人杨婕表示,虽然近年来自闭症患儿康复环境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持续救助薄弱、受教育困难、专业康复教育人才匮乏、成年安置养护缺失等现实困境。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如果在早期就进行很好的干预,就会有20%—25%的孩子能够回归到主流社会。而目前他们主要存在资金不足和师资力量匮乏的困难。

  德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晨 陈佳 图/赖非林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