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骗子开豪车问路 德阳多位美女被骗钱骗色
小舒:帮“香港高帅富”带路 差点被骗
“美女!问个路。”当你在大街之上听到这样的话时,估计众多女士会帮忙指一指,尤其看到对方是开着宝马车的“高富帅”,可能就更热心了。12日下午,年轻姑娘小舒就想好心为一位自称来自香港的帅哥指路,结果差一点被骗。
5月12日下午5点过,小舒在长江西路一段天桥下准备打车,突然一辆香槟色宝马车停在她面前,车里一名20多岁的男子向她问路。
指了半天男子还是表示找不到,男子就提议让小舒上车去给他指。听说男子要去市政府办事,又觉得对方是外地人,热心的小舒就答应了。男子自称是在新加坡长大,在香港工作,粤语和普通话都讲得不大好。
途中,男子主动给小舒看了自己的香港身份证,并说来德阳是因为自己的一批药材被扣压,正请香港的叔叔打钱过来找人疏通关系。当天,他的卡已经在ATM机上取了2万元,需要借用小舒的银行卡先转账再取现金。
小舒想到他是一个外地人,助人为乐能帮就帮,就把卡号给了他,让他打钱到自己卡上然后帮他取。
小舒好心地给对方提供了两张银行卡:一张是空卡,另一张则存有7500元钱。男子很快称叔叔已经转了账,但钱要在2个小时后才能取。
随后男子让小舒把密码告诉他,小舒说,空卡那张密码可以告诉你,但是有钱那张不能告诉你。
随后,该男子问了小舒的生日,又提出自己的手机是境外号码不方便打电话,想借小舒的手机用一用。小舒说,手机可以借给你打,但是不能把手机拿走。
男子的要求被拒绝后,两人发生了言语冲突,男子称“没法信任”小舒了。到了彩虹桥桥头,小舒下了车,但宝马车并未开进政府大院,而是直奔文庙广场方向。小舒似乎有所警觉,赶紧请朋友转走卡上的7500现金。
我朋友试了两次都显示“密码被输入太多次,卡已经被锁定”。
小舒这才恍然大悟,男子可能用她另外一张卡的密码或者是生日号码,试图取走这7500元。男子似乎还不甘心,还多次打来电话要密码。
小舒确信遇到骗子,立即打电话将银行挂失。第二天,她到银行补卡时得知,此前该卡已被挂失过3次。显然,有两次是被骗子挂失的。所幸,卡内资金一分不少。想到骗子可恶,小舒就把此事发了微博。
小谢:好心指路被骗走手机和六千元现金
小舒还是很谨慎,没有透露那张有钱银行卡的密码,没有损失。而在某超市上班的姑娘小谢就不太走运了,也是因为好心指路,被人骗走6300元现金和一部价值4800元的手机。
3月19日上午10点过,小谢行走在泰山南路二段,一辆白色宝马缓缓停靠在她跟前,车上两名男子操着粤语向她问路。
小谢同样很热心,并称附近的标志性建筑是某KTV。但对方称朋友不知好时来,要小谢带到KTV门口。于是,小谢上了宝马车。这是,副驾上的男子说自己的银行卡是外地的,没法在德阳使用,希望小谢帮忙解燃眉之急。
男子说他准备在这边做生意,他们一个司机把一个小女孩儿撞了,身上现金不多,那个女儿要手术,就要拿钱。
男子同样声称有朋友从香港打钱过来,想借小谢的银行卡转账。在得知小谢卡上有6000多元现金后,男子让小谢用手机开通银行卡短信告知业务,便于及时得知朋友将钱打到了卡上。
给客服专线打电话的时候,客服让小谢输密码,可能在这时,密码就被男子看见了。
双方约定,下午1点一同到银行取钱,然后归还小谢银行卡。随后,男子还假意好心地将小谢送到上班的超市。宝马开走后不久,小谢发现手机也不在了。意识到可能被骗,她赶紧打电话到银行查询,可卡上的钱已被取光。银行的监控显示,当天中午11点20分左右,一名男子持小谢的卡分两次在ATM机上取钱。
据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取钱的时候,带了口罩和帽沿很低的棒球帽,在ATM机前根本就看不清他的面部特征。两笔钱,第一笔取了5000元人民币,第二笔取了1300元人民币,受害者总共损失了6300元人民币。
民警揭密:问路的“宝马男”或是安徽无业人员
目前,辖区警方已经对此案开展调查。不过,民警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破获的同类案件来看,问路的“宝马男”并非什么来自香港的“高富帅”,而是来自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无业人员,宝马车是从车行租来的。
民警介绍说,这些人几乎一年四季都干“问路诈骗”的营生。他们从安徽蚌埠当地租车行租来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穿着时尚,冒充沿海口音,冒充香港富商,沿着高速路,在安徽、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行骗。
自去年以来,德阳警方破获了多起“宝马男”冒充港商问路、借卡转账实施诈骗的案件,受害者均是20岁左右的年轻单身女性,有的甚至被骗财骗色。
获得受害者信任,让受害者上车只是骗子行骗的第一步,第二步以急需钱做生意、通关系等为由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和密码,第三步是以“外地手机不能使用”、或者“手机没电”等借口,借走受害者手机,快速到就近银行的ATM机上取钱。
民警告诉记者,犯罪份子开的豪车往往都不挂牌,这给警方破案增添了不小难度。民警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不要以为“开豪车的就是好人”,尤其是有陌生人问路时更要小心谨慎。
德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林永炳 实习记者陈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