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出土我国最早桥墩 证实为西汉浮桥地锚
2014/11/27 10:06:10
发布者:?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5768
内容提要:
七年前,人们在广汉石亭江的河滩上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铁疙瘩”。 后经文物保护部门查证,这竟然是珍贵文物。
七年前,人们在广汉石亭江的河滩上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铁疙瘩”。 后经文物保护部门查证,这竟然是珍贵文物。
历时7年研究,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近日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他认为七年前发现的这件铁器是西汉时期一座浮桥的铁地锚。刘章泽认为,“雒江桥墩”不仅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铁桥墩,也是在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最大的工程铁铸件,它见证了西汉时间汉武帝西南大开发的历史佐证。
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铁桥墩现在已经在具备高科技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功能的陈列馆里被保护起来。整个铁桥墩高1.15米,底部直径0.55米,上部中间有宽0.16米、深0.5米的凹槽。桥墩上有铭文“广汉郡雒、江桥敦重,始元年造”,根据这些发现,考古专家认为,铁桥墩应该是西汉汉武帝时建造。刘章泽分析说,汉代铁器业相当发达,农具、工具、生活农具、兵器方面使用都比较广泛,雒江桥墩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最大的铁铸件,也是首次发现的汉代工程铁铸件。
此前发现最早和最重要的浮桥地锚是在山西永济蒲州古城黄河蒲津渡遗址,蒲津渡遗址属于唐代,两者年代相去甚远,规模、形制的可比性不大,但雒江桥墩唯一可比的是实物资料,这能够充分说明雒江桥墩在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考古学家认为,雒江桥墩有明确的桥名和纪年,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浮桥铁地锚,再现的是一个具体的桥梁建筑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早期浮桥结构汉代冶铁铸造、桥梁、交通、政治、经济及蜀道交通史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德阳广播电视台 记者 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