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一次性“卫生筷”背后的浪费

2014/12/2 10:03:17 发布者:?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2799
内容提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所谓的一次性“卫生筷”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次性“卫生筷”的背后同样潜藏着巨大的浪费。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也多了起来。前不久,记者曾对有关粮食浪费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市民们也就如何杜绝粮食浪费给出了不少建议。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所谓的一次性“卫生筷”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次性“卫生筷”的背后同样潜藏着巨大的浪费。

  在连日走访中,记者发现一次性“卫生筷”早已被市民当作“离不开”的日常品。 记者发现,使用一次性“卫生筷”的地方,九成以上集中在小规模经营的餐馆,少数酒店饭店也会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卫生筷”。这种筷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德阳城西批发市场,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的集散地,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2元5就能买到80双一次性筷子。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这是一次性“卫生筷”在餐饮行业“地位”稳固的主要原因,而它们的实际利用率到底如何呢?一家餐厅经营者何英说,他们这里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用给顾客食物打包带走用,一般会多给顾客准备几双。

  向顾客提供一次性“卫生筷”,这是目前餐饮行业通行的做法,很多餐馆为了体现“服务到位”,往往还会多给顾客备上好几双“卫生筷”,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方便,造成了筷子的巨量浪费。新华社的一篇文章提到:我国每年大约要生产800亿双一次性“卫生筷”,而生产800亿双“卫生筷”的代价是250万亩森林被砍伐掉。按每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厚0.5厘米计算,800亿双筷子可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上述几组数据让不少市民着实感到震惊,市民何余乐就表示,他不喜欢用一次性筷子,因为自己比较爱护树木。

  森林在防风固沙、过滤尘埃、蓄水保土、蓄水防洪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次性“卫生筷”毫无无节制的使用,其后果远比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更为严重。今年9月,德阳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这不仅是德阳的荣誉,更是每一位德阳人的责任。珍爱每一片绿色,不在于我们要付出多大的气力,自觉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入手,同样可以体现你我的责任。

    (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