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浸管灭菌 湔氐试水环保种木耳
什邡湔氐镇有种植黄背木耳的传统,传统种植如今探索出了环保新路子。今年,有6家种植大户用天然气代替煤碳燃烧给木耳菌包高温灭菌,这在全国还属首次。这项技术的推广将有望大大改善当地空气环境。
11月18号上午,农技专家来到湔氐镇桐林村三组木耳种植大户刘天洪家,参观天然气浸管灭菌技术。记者注意到,4米多长的大锅炉下天然气火焰正旺,锅炉上白色大包裹披着厚厚的保温绵絮,人靠近一些就能感受到热气。刘天洪告诉记者,这是黄背木耳种植的第一道工序“蒸包灭菌”。刘天洪种黄背木耳10多年了,以前给菌包高温灭菌全部用上等的块煤作燃料,每天还需要两人在锅炉前20多个小时轮流加煤、观察温度,不仅费时费力,人也难受,加上烧煤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实在是弊端不少。桐林村二组的曾召旭这天也在“蒸包灭菌”。不过,她似乎对这种新技术不太感冒,只烧了3天天然气后,还是换回块煤作燃料,她说,三天就烧了500方气,价值1500元,烧煤炭最多半吨多一点,煤炭才不到900元一顿。曾召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今年的木耳菌包有8万袋,烧煤块高温灭菌最多用1万块钱;如果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还按每方3块多的商业用气收费,至少要多花1万多元。虽然她也认同烧天然气好处多,但成本过高,她不得不暂时放弃。
记者了解到,什邡市湔氐镇种植黄背木耳有30多年的历史,规模逐年增加,今年的种植面积达4500亩,产值6亿多元。经济效益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什邡市湔氐镇食用菌种植协会会长张文平说,湔氐镇每年杀菌需要烧煤将近3万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将近8万多吨、二氧化硫是160吨,氮氧化物将近90多吨,对大气造成很大的污染。这几年,湔氐镇食用菌协会与相关科研部门合作,一直在探索木耳种植清洁、环保、高效的路子。去年的对比试验数据表明,烧天然气的成本实际要比煤块成本低很多。于是,包括刘天洪、曾召旭在内的6户种植大户,每人投入1万多元的安装费后率先试用,如果实际使用效果好,几年内将在全镇推广。张文平解释说,种植户曾召旭烧天然气成本偏高,主要原因在于她的保温措施没有做好,浪费了热量,只要增加遮盖物就能解决。张文平也认为,推广这项技术,关键还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要降低天然气价格和管道铺设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