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危害大 增强鉴别做守法公民
2016/5/31 10:15:41
发布者:shaoan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4170
内容提要:
人们常说“谣言猛于虎”,只是有许多人并未意识到传播网络谣言就是违法犯罪,前不久网络上盛传的两起发生于中江、绵竹的网络虚假信息,造谣和传谣者就受到了法律制裁。那么,面对网络虚假信息出现的时候,我们普通的网民该怎么做呢?
人们常说“谣言猛于虎”,只是有许多人并未意识到传播网络谣言就是违法犯罪,前不久网络上盛传的两起发生于中江、绵竹的网络虚假信息,造谣和传谣者就受到了法律制裁。那么,面对网络虚假信息出现的时候,我们普通的网民该怎么做呢?
5月24日中江县公安局发布了对互联网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网民余某和黄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信息。经查实,两人分别在5月18日和5月21日通过互联网QQ空间发布和转发“冯店、太安小女孩被骗掏空内脏”的信息为虚构的,经互联网迅速传播,在社会上引发了不良影响。目前,中江警方已对该案中涉及的余某、黄某分别作出行政拘留5日、9日的处罚,二人也主动删除了相关信息。
无独有偶,绵竹警方近期也确认了一则“绵竹兴隆抢孩子不成反捅母亲一刀”的消息为虚假信息,警方从未接到类似警情,并且通过对比发现,网络中已有多个相似的谣言版本传播开来,后经绵竹警方调查核实,这完全就是谣言。
德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告诉记者,网络谣言往往极具蛊惑性、危害性,专门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进行编造和传播,公众如果缺乏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从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近年来,因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而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始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视线,有些是有意为之,而更有不少人却因猎奇心理,盲目充当了转发传播谣言的“帮手”。警方也提示,一旦有网友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些虚假信息,或者是谣言信息,应该及时报警,避免信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