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建强产业工人队伍 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兴则产业兴,技能强则产业强。近年来,绵竹市持续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产业工人化“工”为“匠”,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赋能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里,唐清兰正带领团队研究微生物发酵产物。近年来,在她的引领下,研究所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明专利《生孢梭菌及其用途》荣获省级奖项并得到推广应用,为公司节约成本近6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
【同期声】剑南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微生物研究所所长 唐清兰:
针对他们每个人的科研技能,以及他们的长项,以及他们的短版,来安排到各个科研分支项目的岗位上去,对研究的瓶颈也会反馈给我,由我来解决这些重大的技术难题。
此外,绵竹还出台了《打造白酒产业人才聚集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真金白银支持酒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去年,全市新增白酒国家级评委10人,总人数达到25人;新增省级白酒评委30人,总人数达到79人。同时,绵竹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企业创新工作室创建、日常运行及培训教育,龙蟒大地农业公司的王青松创新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同期声】龙蟒大地农业公司王青松创新工作室领头人 王青松:
主要是一个“传、帮、带”的方式,目的是搭建一个培育后备人才、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专业平台,通过个人的点带面,推动技术人员理论和实践水平整体提升。
目前,王青松工作室已完成创新成果8项,成果转化4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有效解决了磷酸盐、磷复肥、锂电材料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同期声】龙蟒大地农业公司王青松创新工作室成员 刘豪:
包括工艺的优化、改善、实际装置的运行这一块,都是在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成本(控制)这块,得到了很大地加强。
截至目前,绵竹市已建成省、市、县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8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0余项,专利4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